福島核電廠所靠地名可知會發生天災 日本地名背後的天災(地震海嘯)秘密 關東・東北編

福岛核电厂所靠地名可知会发生天灾 日本地名背后的天灾(地震海啸)秘密 关东・东北编

日本是拥有丰富天然资源的国度,经常也付出惨重的代价。2011年3月11日的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造成超过22,000人死亡或失踪,福岛核电厂的事故更是灾难中的加剧。接著,2024年1月1日的能登半岛地震又再次带来了地震和海啸的灾害。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能做的是借鉴前人的智慧。比如,遭受过灾难的地方会透过改名来记录这段恐怖的过去。宫城县仙台市有一座著名的神社,名为浪分神社。尽管距离海岸5公里,却是海啸曾到达过的地方。869年、1611年和1835年,这里都曾遭受海啸的摧残,许多居民丧命。就在东日本大地震前一年,东北大学的今村文彦教授在当地举行的防灾讲座中提及过去的海啸事件,也促进了居民的防灾演习。

从2021年的地震特辑中,我们学到地震难以准确预测,但前人智慧的线索却不容忽视。一个地点若曾发生天灾,极可能会再次遭遇。浪分神社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它的名字及其背后的传说,记录了过去的灾难。神社原名为稻荷神社,后因海啸而改为浪分神社,字面意思为海浪一分为二,寓意海啸曾侵袭此地。地名成了昔日灾难的活历史,提醒我们注意并预防可能再次发生的天灾,保护我们的家庭和财产。若能透过地名的智慧避免类似福岛核电厂事故的灾难,那又将是多么重要的启示呢?

福岛第一核电厂,位于面临太平洋的敏感地带,却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海啸冲击。虽然考虑到海啸风险而建造,但实际海啸规模远超预期,导致紧急发电机淹没,核反应炉冷却功能失效,最终引发核心熔毁。这场事故被列为国际核事件分级中最严重的7级,与切尔诺贝尔核灾同等级。过去13年来,尽管积极处理核废水排放等问题,后果仍难以完全解决。

福岛第一核电厂的地址似乎隐藏了某些线索。它位于「双叶郡,大熊町,大字夫泽,字北原,22号」。原来的双叶郡是由标叶郡和犹叶郡合并而成。标叶(Shime)在日文中意味著分界线或禁止进入的标记,这或许间接暗示这地方曾被视为禁地。另一方面,福岛第二核电厂位于「双叶郡,楢叶町,大字波仓,字小滨作,12番地」。波仓中的「波」指海浪,「仓」在日文中意为挖掘,暗示该地可能曾经遭受海啸侵蚀。考虑日本地名的汉字和发音之间的关联,可以从中发掘更多信息。

此外,核电厂北面的双叶町和浪江町直接呈现出地形特征,这些地区都是311海啸的灾区。浪江町许多房屋被海啸摧毁,显示整个海岸线都在威胁之下。而浪分神社的传说记录了869年的贞观地震和海啸,该地震影响了福岛和茨城县,震级达黎克特制8.3级。千年后,同一地区发生了更为严重的9级东日本大地震。

东北太平洋沿岸大约每24年就会遭遇一次海啸,其中1677年的房总冲地震、1856年的明治三陆地震和1933年的昭和三陆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灾害。这片地区屡遭海啸侵袭,灾难的重演只是时间问题。福岛核电厂的选址在高风险地区,无疑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决定。

自由之丘位于东京,是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地方,长期以来都是最理想的居住地之一。漫步于车站附近迷人的小街道上,即使是游客,也会为之著迷。但「自由之丘」这一地名与其实际地形却有著截然不同的故事。

从涩谷出发,搭乘东急东横线只需10分钟便可到达自由之丘站,一个位于高架上的车站。此时可能会认为,自由之丘应该是坐落于一个小山丘之上。然而,实际上自由之丘站及其繁华的商业区并非建在山丘上。事实上,车站的位置比周围地区要低。

这个区域的原名是衾村,但当1930年自由之丘学园高等学校建立在此地区的小丘上时,「自由之丘」这一新颖的名称开始流行。学校周围还是农村时,人们开始使用这一地名。最初的火车站名称是九品佛站,后来为了迎合更有吸引力的自由之丘名称,九品佛站改名为自由之丘站。随著居民区的形成,这一区域的发展商选择了更加动听的自由之丘作为正式地名,而不是原有的衾村。

此外,自由之丘站附近的九品佛川绿道原本是一条河流,后来被改造成今天的绿道。与稳田川一样,这条河也被埋在地下。这表明,自由之丘所在地区的地势实际上比较低。涩谷站周边经常遭受水浸,而自由之丘虽然情况没有涩谷那么严重,但也面临著类似的问题。

最后,从自由之丘的例子我们可以学到一课:在日本生活时,了解并选择避免潜在自然灾害威胁的地点,无疑是明智之举。这一点在自由之丘的故事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鎌仓是一个位于东京南部约一小时车程的迷人小镇,每到春天,这里的绣球花盛开,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赏花。但这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地名的由来并非如同它日文中“鎌仓”(Kamakura)所暗示的“镰刀仓库”。事实上,"Kama"在这里是指受海啸冲击而变形的地形,而“Kura”则象征着山谷。这个由三面环山的低地构成的小镇,面临太平洋,一旦发生海啸,便可能遭遇灾难。

鎌仓的著名景点之一是鎌仓大佛,坐落于高德院内,这座露天的大佛高达13公尺,相当壮观。你可能会好奇,为何这座大佛会建在室外而非室内?实际上,它原本是位于大佛殿内的,但多次天灾之后,如台风和地震,这座殿堂终于倒塌,只留下了这座坚固的大佛。此外,鎌仓市政府的海啸防灾地图显示,一旦发生海啸,连JR鎌仓火车站都可能遭受影响,更别说沿海地区了。

鎌仓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一个承载著丰富历史和天灾记忆的地方。从它的地名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关于自然灾害的历史,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自然。尽管这里的海滩和滑浪点吸引了许多爱好者,但知道这片大海的另一面,也许会让人对这个地点有更深的认识。

关键字:福岛第一核电厂,海啸,东日本大地震,能登半岛,地震,自由之丘,鎌仓,鎌仓大佛,海啸

近期发布

相关文章

返回博客

发表评论

请注意,评论必须在发布之前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