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始祖 叉燒麵即是指豉油拉麵

拉麵始祖 叉燒麵即是指豉油拉麵

拉麵特輯成功趕及在昨晚推出。影片裡完全沒有提哪一間或哪一款拉麵美味與否,只探究拉麵為何那麼受歡迎,百變萬化的炒飯也不能相題並論。

你有沒有發覺日本拉麵命名的方法獨特,極少以主菜或配菜來取名。先看一看香港人常吃的麵食,有魚蛋麵,牛腩麵,雲吞麵。客人最大目的並不是麵本身,亦不是湯底,而是加在上面的餸菜。吃淨麵加上少少醃菜便足夠,有多少人會有這個想法呢?

另一方面,只有一塊薄薄的日本叉燒,再加3段干箏,少許葱花的日本拉麵,便令為食的朋友們願意像在環球影城機動遊戲前般,靜心守秩序排隊等候。究竟他們為了甚麼而着了迷?這個題目才最有趣吧。

實際上太難找到令人滿足的完美答案。世界上美食千千萬萬,拉麵一定有其出眾的地位和魅力。所以評哪一間人氣店舖或哪一種拉麵最美味,不如先找找拉麵本身的乾坤。其中一個重要元素,便是拉麵沒有明確的定義,小麥粉造的麵條,配上湯汁,便是拉麵的必要條件。沒有一款拉麵的賣相和味道會完全相同。豉油拉麵多數會配叉燒,但厚薄和塊數,汁料每間店舖的出品也不同。

豉油拉麵中的喜多方拉麵,用上約4mm濶的麵條。喜多方拉麵始創人源来軒的藩欽星出身於浙江省,到過大港口長崎和橫濱工作,見識過華人在日本造的麵食。他到喜多方時是1927年,還是拉麵的萌芽期,在屋台提供的叉燒麵(叉燒麵不加修辭便指豉油拉麵,這是日本人的常識)便成為喜多方拉麵的標準形。或者這個小故事亦為你解答了福島縣郷村喜多方市這個地方命名的拉麵名氣極高的疑問。

地方單位可以造出一款拉麵,天下一品般的店舖亦可以造出一款拉麵,湯汁用料的背脂亦可以造出一款拉麵,層出不窮,變化萬千,職人們的創意和對味道的執着,一口氣將小麥粉麵條和湯汁的嶄新演譯推至世界舞台,令平時不用筷子的人,也嘗試用不熟習的手勢來夾起熱烘烘的金黃色麵條,享受職人為出品注入了的靈魂。

關鍵字:拉麵,叉燒,豉油拉麵,喜多方

參考文献: ラーメンの誕生 岡田 哲 筑摩書房 2019-01-10

近期發布

相關文章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