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是最大的敵人 只付錢不可以達成的目標

舒服是最大的敵人 只付錢不可以達成的目標

當我知道我可能可以拍攝南條先生時,我心裡即時想一了一大堆東西,全部都是關於怎樣可以把握這個機會,還有怎樣可以不失禮。坐着形式的對談便是失禮和把機會棄到垃圾桶裡的典型例子。

今次想說一說我怎樣去將拍攝,即鏡頭運用做到最好。8月24日於YouTube開了直播,問問觀眾有關4K拍攝器材的意見。4K是其中一個最簡單提高畫質的方法,因為只要花錢便行,但並非最有效和實際的方法。我已預了買相機的費用,但最終也沒有買,因為這可算是一種逃避,有如花錢購買了健身室套餐便以為自己已減了肥。

重點不在於物質,而在於行動。自己手上在2019年香港ifc mall Apple Store買的iPhone11 Pro Max不是完美,但其實已足夠。除了較暗的地方,和沒有像電影般的Cinematic mode外,已很出色。要求器材質素的話,永遠勝不過電視台和影像製作公司,而《最深日本》的觀眾並非太在意畫質,以相片構成的影片收視不差已是證明。

如何提高視覺上影片的質素,我已在20年前開始了學習,並且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以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一躍成最頂級導演的庵野秀明,便是我的老師。我喜歡他的作品和欣賞他本人,最大理由便是他的出品中,鏡頭運用極度出色,並且"與眾不同"。每個鏡頭(分鏡)都有意思,不會是呆站在拍攝,另不會單以傍観者視線來拍攝,作為觀眾有時有身在現場的感覺,有時像一個閉路電視,有時像出演中的角色。專業導演都會這樣做,但庵野秀明總帶些另類感覺,亦不作狀。

近期的《新哥斯拉》和《新世紀福音戰士 新劇場版》全4集我全都重複收看研究。在拍攝南條先生之前一日我亦看了數次。《最深日本》以往51集裡實地取景的影片,都以0.5倍zoom,即超廣角境來拍攝,目的想拍攝更多景色,沒有考慮到分鏡的質素。這個做法方便剪接,亦難以失手。而這次南條先生的拍攝,9成以上用1倍zoom,甚至用更大的zoom,而且拍攝中會因應情況而改變倍率。在按錄影鍵前亦會想一想如果是庵野秀明的話會否在這裡拍攝,會否走近一點,會否走到南條先生的背面,拍攝中應否跟着南條先生,用自己直立時的角度是否最理想,不斷問自己問題,來提醒自己以最舒服的方法來拍攝的話只會得到廢物,把自己的機會全都棄進垃圾箱裡。

如以下照片中,我圍繞着南條先生拍攝是其中一個例子。看了他切削功力,亦想看他的表情。而表情不是正面也沒問題,因為觀眾懂得想像,不用全都以正面來拍攝。風扇和背景亦有具歷史的風味,調淺景深反而有反效果。還有一個簡單例子,我在拍攝南條先生把佐波理倒進佐波理時,聽見佐波理流動的聲音。我當時不選擇zoom近,而是走近,不以舒服的狀態的來拍攝,真的有其效果。

我不能成為庵野秀明,離他還有9億光年遠,但我已有進步,比昨天的自己走前了一步。

關鍵字:質素,研究

近期發布

相關文章

返回網誌

發表留言